一带一路:中国携手世界在行动
1405年至1433年间,中国大明王朝郑和率船队完成七次远航。其所到之处,日后铺陈了一个伟大航海时代的开始,舟船辐辏,帆樯麟集。
1868年至1872年间,德国人费迪南·冯·李希霍芬七次来到中国,从西部高原到东部港口,从北部山岳到南部丘陵,途径当时中国18个省的13个。他将连接中国和西方的交通网络命名为“丝绸之路”,向欧洲人展现一个全新的中国。
这是一条充满勇者和智者的道路,曾见证威尼斯人马可·波罗探索神秘东方。这也是一条传递希望和信念的道路,汉唐盛世的舟楫和驼影讲述着中华文明和平、开放与包容的历史血脉。
历史启迪未来。往来于中国腹地和欧洲大陆间的中欧班列发出的隆隆声,正与昔日沙漠的清脆驼铃隔开时空相互辉映。
12月18日,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在北京挂牌。14日,丝路基金与哈萨克斯坦签约,出资20亿美元建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项基金。从今年3 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外交部、商务部联合发布《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》以来,一系列“看得见”的举措接踵落地,一个个“摸得着”的项目络绎下单。
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:“一带一路”正在连起沿线国家,为构筑亚欧和世界“命运共同体”携手前进。
今年4月份开始,上海证券报“一带一路”调研报道组先后深入广西、广东、浙江、福建、上海、天津、陕西、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市,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,实地考察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宏大战略中的政策、设施、贸易、资本和人群,采访对象从政府官员到上市公司老总,从金融机构负责人到博物馆馆长,从外国商人到中国普通建筑工人,见证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在沿线各地的行动和进程,感受和分享丝路精神、丝路故事。
各地挥臂施工“一带一路”
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方案已基本完成,并陆续出台。其中,东部省市依傍海上丝绸之路,步子迈得更大,而西部边陲,因开放而生机勃发
8月19日晚上8点多,记者完成一天采访,拖着行李,满身疲惫在新疆阿拉山口酒店大堂等待“check in”时,一位风尘仆仆赶来的公务人员截住了我们,称要与我们聊聊。
这位不速之客是阿拉山口市党委副书记、常务副市长、口岸管委会副主任狄永江。于是,一场市长访谈就在酒店房间里开始。
访谈结束已是晚上10点半,2个多小时中,狄永江从阿拉山口的历史讲到现实,从综保区讲到口岸,从中欧班列运行讲到产业兴市。对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以及阿拉山口如何融入对接,他胸有成竹。
“整个阿拉山口市才1万多人,但这里没有闲人,一个公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,‘一带一路’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,我们必须抓住。”狄永江说。
最新的消息是,阿拉山口市已将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为重要章节,写入当地“十三五”规划。
阿拉山口于2012年在口岸基础上建市,在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提出后,这个口岸已拿到了整车进口、粮食进境指定口岸和国际邮政交换站等各种资质,今年内还将拿到肉类、果蔬、水生动物指定口岸资质。无论是“渝新欧”、“汉新欧”,还是“飞马号”,所有的中欧班列都要在这里编组,再驶向欧亚大陆。
- 上一篇 >发行规模大增 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可期2022-02-17
- < 下一篇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2015-12-18